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技能课程、岗位实习、第二课堂四个模块。
课程结构表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公共基础课程 |
公共必修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形式与政策。 |
公共选修课(限选) 数学、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创新创业、安全教育、公益劳动、音乐、美术等人文素质课。 |
技能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电工基础、无人机仿真技术、无人机原理与构造 、无人机飞行法规、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
专业核心课程 无人机拍摄技术、无人机飞行控制原理与技术、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无人机测绘技术基础、无人机动力系统、无人机维护技术、无人机航测与数据处理、无人机操控技术与任务设备。 |
专业拓展课程 无人机航拍图片处理技术、无人机植保技术、无人机专业英语、视频剪辑技术、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电工上岗证、电工证、无人机操作应用X证书、植保无人机应用X证书。 |
岗位实习 |
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 |
第二课堂 |
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假期社会实践。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6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一代新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使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等。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是传递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并给学生建立合理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规范的道德、法律相统一的过程。
主要内容:针对职业岗位和社会需要,结合学生情感、意志和能力形成过程,以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职业理想、领会人生真谛与价值、规划精彩人生、培育爱国主义情操、提升道德品质、强化法治观念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大学英语》(108学时,6学分)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必须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主要内容: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日常生活用语和与职业相关的一般性英文对话或陈述的听、说、读、写、译,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等。
4.《数学》(90学时,5学分)
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一元微积分、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二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线性代数初步、离散数学基础等。
5.《心理健康》(36学时,2学分)
本课程是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遵照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精神要求,也是为了适应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及时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6.《军事理论》(18学时,1学分)
本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讲授基本的军事理论、军事知识,达到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国防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打好基础。
7.《体育》(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能等目标。通过课程的学练,学生能学会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并在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8.《形势与政策》(32学时,1学分)
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9.《大学语文》(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主要通过文学欣赏与语言应用及写作能力并重、理论阐述与作品鉴赏相结合的专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启蒙心智、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贴近语言、文学,增强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认知》(10学时,0.5学分)
通过“导行业、导专业、导兴趣、导专业学习基础”,学生能够了解无人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专业技术现状及其应用领域;通过企业见习,了解企业先进管理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认知,激发专业兴趣,树立大学生职业意识。
主要内容:无人机的概念及特点;无人机的起源、发展历史及现状;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就业岗位与职业规划;企业见习。
2.《电工基础》(64学时,3.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具有读懂电气原理图,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判断常见电路故障的能力,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及良好的职业作风。
主要内容:电路基本元器件的符号、原理、结构、应用;电工电路分析、设计、装配与调试的基本方法;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电路相关知识及安全用电常识等。 3.《电子技术》(64学时,3.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能够识别和使用各种电子元器件,能够分析和设计各种基本的电子电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名能够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的人才。
主要内容:电子技术概论,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和使用,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振荡电路的设计和分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分析。逻辑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等。
4.《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3.5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C语言使用的一般方法与流程。
课程内容包括认识数据类型,使用运算符和表达式进行计算;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函数、数组、字符串及其应用,指针及其应用,结构体及共用体。
5.无人机结构与系统(64学时,3.5学分)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是本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无人机组成与飞行原理,培养分析、设计无人机系统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分类、无人机结构、大气组成、空气动力学,固定翼无人机组成、多旋翼无人机组成、遥控器原理。
6.无人机原理与构造(92学时,5学分)
《无人机原理与构造》是本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构造,培养理解无人机系统的知识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原理,多旋翼无人机构造,固定翼无人机构造。
7.无人机仿真技术(92学时,5学分)
《无人机仿真飞行》是本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使用仿真器,模拟操作无人机飞行,训练学生的无人机操作能力,多人操作协同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仿真技术概述、组成以及发展、无人机全数字仿真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无人机仿真用例的设计方法、仿真验证与实际飞行相结合的工程化试飞方法。
8.无人机飞行法规(64学时,3.5学分)
《无人机飞行法规》是本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无人机飞行的法律意识,无人机飞行空域申请的能力,合法飞行的内容等。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法律,无人机临时法规,无人机合法飞行的条件,无人机空域申请的时间,无人机空域申请的方式。
9.人工智能应用基础(64学时,3.5学分)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是本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python语言,学会使用python语言进行无人机编队飞行编程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人工智能的概念,Python语法基础,python编程。
10.无人机动力系统(64学时,3.5学分)
《无人机动力系统》是本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点让同学们站我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原理,为今后从事无人机系统的集成、应用及调试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发动机分类、直流电动机原理与特性、无刷直流电动机与空心杯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航空活塞。
11.无人机飞行控制原理与技术(64学时,3.5学分)
《无人机飞行控制原理与技术》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使用开源飞控进行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使用同学充分理解四元数在无人机姿态解析过程中的应用,为无人机自的组装和调试打下理论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无人机应用的传感器与测量设备、舵机与舵回路的使用、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导航系统。
12.无人机组装与调试(64学时,3.5学分)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多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组装与调试的能力,学生能使用基本的无人机零件,组装无人机,调试无人机参数,使无人机能够正常飞行。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的系统结构知识、掌握机架、动力系统、调速系统、飞控、通信、机载设备等安装连接的步骤、熟练使用组装无人机所需要的常用工具,对组装完的无人机进行调试。
13.无人机维护技术(64学时,3.5学分)
《无人机维护技术》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无人机维护保养的能力,为以后工作中无人机的使用和售后保养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系统特点及无人机保养、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无人机操作与维修手册,无人机消耗品、可更换部件、易损部件更换,维护工具保养和辅助设备。
14. 无人机操控技术与任务设备(88学时,5学分)
《无人机操控技术与任务设备》是本专业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操作无人机飞行的能力,能够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航拍、航测、农药喷洒等活动。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操控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安全作业、作业流程、工作内容、安全保证措施、无人机操控模拟、姿态模式练习以及各种室内外场地操控、无人机机载任务设备主要功能、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15. 无人机航测与数据处理(88学时,5学分)
《无人机航测与数据》是本专业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操作无人机完成测绘工作的能力,能够完成外业数据获取、像片质量检查、生产4D产品等活动。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航测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安全作业、作业流程、工作内容、安全保证措施及其应用。
16. 无人机测绘技术基础(88学时,5学分)
《无人机测绘技术基础》是本专业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让学生了解无人机测绘的基础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无人机测绘的概念,无人机测绘的发展,无人机测绘的应用,无人机主要的测绘技术路线。